12/3 靈修經文

讀經:林前十三 1 - 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禱讀:林前十三 1 - 3

註釋: 1 節鳴的鑼和響的鈸都能發出聲音引人注意,卻沒有生命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 節 l (焚燒)係指當時的殉道者。

主題信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愛的必要性

          ( 愛)之對於恩賜正如血液之對於身體一般.{愛}賦予了恩賜以活力和實際,愛是貫串一切恩賜及行為的,也因為有愛,一切行為與恩賜才有意義。這段經文很明顯的指出:具有恩賜而少有愛心是可能的,且無論一個人擁有多少恩賜,如果他沒有愛心,他就算不得什麼,也與他無益。正如以弗所教會,雖然他們的行為、勞碌、忍耐、不能容忍惡人,也曾試驗出假使徒來,並能忍耐,為主的名勞苦不乏倦,然而聖靈還要責備他們一件事,就是他們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。」(啟二 2 一 4 )

           我們所得的各樣恩賜,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建造教會。保羅在此說明了,在教會中運用屬靈恩賜時,愛是絕對不可缺少的。因為:

 1 · 言語的力量是很大的,我們很容易被動聽的話所激動或迷惑。[若能說萬人的方言,並天   使的話語] ,必能引起人的驚奇和羨慕。然而,講的人若不是被愛所激動,則他講的不過是一些沒有意義的聲音,正如同當時的哥林多人,以 [ 鳴的鑼、響的鈸] 來拜丟尼所神( Dioonyous )和區伯利神( Cybele )一樣。

2 · 保羅曾將 [ 先知講道之能] 列於僅次於使徒的職分,由此可見他不輕看這種恩賜。然而,人若能了解屬神啟示的各樣奧秘與知識,並且有全備的信心行異能,卻在愛心上欠缺,則他們所行的就徒然勞力算不得什麼。

 3 · 人雖然在慈善工作上,把他所有的拿出來調濟窮人,又捨身叫人焚燒,這等博愛精神和殉道精神,除非出發點是基於愛,無論其動機為何,所行的對自己亳無益處。


默想:一 · 我所追求的恩賜、所行的善是否出於愛,或摻雜著其它的動機?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 · 我是否能常常輕乎眼前的果效而專注在永恆的價值上?

No comments: